狠狠的日_www一区二区_99精品99_久久久久综合_aaa在线_国产精品高清在线

首頁 > 新聞 > 綜合 > 船界人物 > 正文

高彥明:盡快“限齡”扭轉市場

2013-06-09 11:14:56   來源:航運交易公報    編輯:國際船舶網   我有話要說

\

中國航運業正處于前所未有的危機之中,出現全行業連年嚴重虧損。如何應對百年不遇的危局,成為業內和政府日益關心的問題。近日,本刊記者采訪了全國政協委員、河北遠洋運輸集團董事局主席高彥明,在他看來,目前的航運困境并非無解,關鍵在于盡快下決心限制老齡船舶。

“如果沒有有效措施,航運業的蕭條至少還要延續3年。若真是那樣的話,中國航運業,包括造船業和船舶設備制造業,將遭到毀滅性的打擊。”

記者:全球航運業正經歷著持續的蕭條狀態,您認為原因是什么?

高彥明:出現這種大蕭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。有“美債”、“歐債”危機的輪番沖擊使世界經濟深陷衰退的原因,也有中國經濟宏觀調控的原因,但最主要的原因是由于前幾年航運市場的“泡沫繁榮”帶來了“天量”的新造船。而大量的老齡船舶又沒有及時退出市場,使全球運力激增,超出正常需求35%左右,造成運力“災難性過剩”,供求關系嚴重失衡,航運市場陷入長期低迷,形勢越來越嚴峻。

記者:航運業的長期大蕭條,會對中國經濟發展產生怎樣的影響?

高彥明:自金融危機以來,航運業步入蕭條已長達5年。航運、金融等業界人士一致認為,如果沒有有效措施,這種蕭條至少還要延續3年。若真是那樣的話,中國航運業,包括造船業和船舶設備制造業,將遭到毀滅性的打擊。

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航運和造船國家,航運業和造船業是國家非常重要的支柱產業,估計有兩萬億資產,直接和間接的從業人員應該在200萬人左右。航運市場長期極度低迷,造成航運業連年巨虧,眾多船廠無船可造,瀕臨破產。

航運是造船工業的基礎,造船業又牽涉到設備制造業、鋼鐵工業和有色金屬行業。航運、造船、鋼鐵、設備制造等,都是資金密集型行業,有大量的銀行貸款,如果航運市場持續惡化,必將對航運業、造船業和相關產業造成非常嚴重的影響,最終會影響到中國的銀行系統。

“應盡快采取措施,在國際航線上禁止8萬噸以上、超過20年(含20年)和8萬噸以下、超過23年(含23年)的老齡干散貨船(船型 船廠 買賣)進入中國港口。對于油輪來講,應禁止15年(含15年)以上的老齡船舶進入中國。”

記者:既然如此,您認為中國航運業應如何應對?

高彥明:在當前航運大蕭條中,僅靠企業自救是遠遠不夠的,寄希望于市場自然恢復更是遙遙無期。在此危急時刻,政府應斷然采取措施,從源頭下手,即從解決運力災難性過剩的問題下手,以促使航運業盡快復蘇。否則,就有可能發生行業性“破產”的問題,即航運業、造船業和相關產業中的多數企業破產倒閉,中國經濟蒙受巨大損失。

記者:有具體的措施可以作為突破口嗎?

高彥明:有! 以淘汰老齡船舶作為突破口。國際航運界和世界海事機構公認20年以上的船舶為老齡船舶,現在20年以上的老齡船舶約占世界船隊總量的25%.比照《國際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約》的最新要求和中國船級社(位置 聯系)去年7月制定的《綠色船舶規范》,老齡船舶的排放超出上述標準30%以上,是中國沿海地區最大的污染源之一。為此,中國應盡快采取措施,在國際航線上禁止8萬噸以上、超過20年(含20年)和8萬噸以下、超過23年(含23年)的老齡干散貨船進入中國港口。對于油輪來講,則應禁止15年(含15年)以上的老齡船舶進入中國港口。

金融危機以來,國際干散貨運輸市場的風向標--BDI長期徘徊在800點左右,國際油輪運費指數(WS)長期徘徊在35點左右。巴拿馬型散貨船、海岬型散貨船和超大型油輪的日成本分別約為1萬美元、2.3萬美元和3萬美元,而這三種船舶現在每天平均收入只有6000美元左右,收入和成本嚴重倒掛。

中國80%以上的航運企業和船舶在從事國際航線的運輸,所以這項“限齡”措施非常重要,如果能夠實施,并推動國內外老齡船舶退出市場,BDI可能上升到2000~2500點,WS或上升到60點,這就意味著巴拿馬型船每天能有2萬美元的收入,海岬型船和超大型油輪每天能有3萬美元的收入。這樣的收入不僅能夠涵蓋成本,還能有所收益,就有能力還銀行的貸款,航運企業就有希望了。